柳州市接待办公室开展“走进群众、改进服务、解决难题”主题实践活动方案
为了贯彻落实《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“走进群众、改进服务、解决难题”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》(柳群组发〔2014〕10号)的精神,在我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“走进群众、改进服务、解决难题”主题实践活动,现制定方案如下:
一、指导思想
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,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、柳州市委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,紧紧围绕作风建设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,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,进一步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,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,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,使党员干部的作风进一步转变,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,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进一步建立,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。
二、主要任务
走进群众,就是要按照覆盖广、渠道畅、常态化的要求,坚持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,积极探索创新新形势下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,通过形式多样、务实管用的载体,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、深入实际、深入群众,保持与群众零距离接触,始终和人民群众同呼吸、共命运、心连心。
改进服务,就是按照主动服务、贴近服务、便捷服务、阳光服务的要求,立足岗位职责,查找工作差距,明确改进方向,制定具体措施,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入手,着力改进服务态度、改进服务方式、改进服务流程、改进服务管理,全面提升服务群众的工作水平,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。
解决难题,就是按照“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”的要求,对群众关切的难题,开展全面排查摸底,准确把握群众所想、所盼、所需,突出重点,集中力量,解决一批事关群众合理诉求的问题,解决一批事关增进群众福祉的问题,解决一批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,解决一批事关巩固基层基础的问题,不断增进群众的公平感、安全感、幸福感。
三、工作要求
(一)建立服务群众的联系点。全体党员要把了解、反映、表达群众诉求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前提,多渠道、多途径地了解群众意愿、倾听群众呼声、反映群众诉求,畅通群众意见经常性表达的渠道。具体来讲,要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“结一联五”制度,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要分别与一个村(社区)党组织结对联系,与五户不同类型的群众建立定点帮扶关系。“结一联五”活动和长期以来开展的党员进社区、扶贫帮困等活动统筹安排,做好“双访”。一是“走访”。党支部和党员要建立主动走访联系身边群众的制度,以党员进社区活动为载体,党员对所居住社区的群众有针对性地了解走访。二是“下访”。党支部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建立定期下访基层、联系群众的制度。结合我办实际,对派驻工作队员的融安县雅瑶乡车平村定期下访,走访慰问困难群众,帮助村委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。“走访”和“下访”联系的对象、联系的任务要求、联系的时间安排、联系的方式方法等,都要以适当方式明确和公示,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,使党员干部真正走到群众中去,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。
(二)开展“四问于民”行动。紧紧围绕“实业兴市、开放强柳”,针对事关柳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、人民群众致富增收等重大决策部署,着眼于确保各项决策和施政行为充分体现人民群众意愿,汇集人民群众智慧,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,组织党员干部到各自的群众联系点进行蹲点调研,到村屯、街道、社区等基层一线进行民情恳谈,通过电话、微博、微信等辅助交流手段,广泛听取和征求群众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、改革发展措施的意见建议,通过 “七个一线”工作法(即:情况在一线掌握、问题在一线解决、作风在一线转变、感情在一线培养、能力在一线提升、政绩在一线检验、形象在一线树立),问需于民,问计于民,问政于民,问效于民,察民情,听民声,聚民心,集民智,以扎实有效的工作,进一步融洽与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,为建设“五美五好”柳州凝聚强大合力。
(三)建设“服务型机关”“服务型党组织”。党员干部要坚持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取向,推动服务型机关、服务型党组织建设。要根据职责,围绕强化服务意识、增强服务能力、提高服务效能,坚持和完善首问负责制、服务承诺制、岗位责任制、责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,在构建服务平台、优化服务流程、拓宽服务渠道、统筹服务资源、强化服务监督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,着力建设服务型机关、服务型党组织,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党员干部在工作岗位上,圆满完成来柳宾客的接待任务,积极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。
(四)推进“三个服务”活动。一是围绕“实业兴市、开放强柳”,服务于我市发展。严格执行规定,做好来柳领导、宾客及团组的接待工作,做好重要大型会议、活动的协调、接待工作,做好随市领导出访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。二是围绕解决实际困难,服务扶贫点车平村。加强与车平村村委的密切联系,选派1名副科级干部任乡村建设(扶贫)工作队队员,深入开展“美丽柳州·清洁乡村”活动,积极推进村委“创星升级”等。三是围绕“亮身份、树形象、作奉献”,服务社区。深化在职党员回居住地社区做好“六个一”服务社区活动,在在职党员中形成“工作在单位,活动在社区,奉献双岗位”的良好氛围。
四、组织领导
(一)加强领导,落实责任。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把“走、改、解”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内容,切实落实领导责任,加强对主题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,为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(二)精心组织,务求实效。根据我办的具体实施方案,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办法,强化工作力量,扎实推动活动开展。力戒形式主义,务求工作实效。
(三)总结经验,不断完善。活动开展中,把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推广运用到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去。宣传创新做法、成功经验和实际成果,不断完善服务群众的有效措施,积极营造共同关注、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,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、公认度,在凝聚群众、凝聚社会中增强党的创造力、凝聚力和战斗力。
2014年4月14日